本报记者 孙晶晶 孙燕
本月10日,交通运输部发布了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征求意见稿》),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
《征求意见稿》发布后,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业内激起阵阵涟漪:车辆使用性质登记为出租客运,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与接入的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,私家车还能做专车吗?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,乘客还能享受到价廉物美的专车服务吗?
昨天下午,钱报召开了一场圆桌探讨会,邀请相关专车平台、司机、乘客、专家坐在一起头脑风暴,聊聊专车,谈谈大家对于这个征求意见稿的看法。
专车司机有话说:
规定太严,门槛能否再降低些
车辆性质、司机要不要签劳动合同,是探讨会上专车司机们最为关心的两个话题。
张伟职业是高配电工。工作时间自由,他一直都想找一份兼职补贴家用。半年前,他做了一名滴滴司机。平时空余开兼职专车,月入三四千元。“如果今后车辆要登记为出租客运,那就意味着车子8年就要报废了,对于我们私家车主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的。”
更让张伟郁闷的是,自己还不是做全职的,只是兼职。这样一算,就更不划算了。
另外一位专车司机骆海军,对“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应保证驾驶员具有合法从业资格,与接入的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”这点有看法。
和张伟一样,骆海军也是一名兼职专车司机,属于朝九晚五的“上班族”。平时他只有在下班后,才有时间做一下专车司机。
“如果要签订劳动合同,那我肯定是不做了。毕竟还有本职工作,不可能丢了铁饭碗,专职开专车。”骆海军表示,这样的规定会把很多像他一样的兼职司机拒之门外,希望能把这道门槛再降低一些。
乘客有话说:
专车的物美价廉还能继续吗
是什么让专车红遍全国?最核心的因素无非是价格,那个比出租车还便宜的价格。
小君是个刚工作不久的职场菜鸟,提倡“公益拼车、经济出行”的顺风车一直是她的主要出行选择之一。
“这次的征求意见稿中,对顺风车特别作了定义:不以盈利为目的,在通勤或节假日出行时,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计划,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 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,并分摊部分出行成本(仅限燃料成本及通行费)或免费互助的出行方式,不适用本办法。政府对拼车还是提倡的。”
不过,小君还留意到这次《征求意见稿》中有一条关于价格的条款: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。
“实行政府指导价,那么作为乘客的我们还能再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专车服务吗?”
出租车司机有话说:
不反对竞争,但要规范、公平
河南的哥吴师傅在杭州开了10多年出租车。去年夏天开始,他发现生意越来越难。
“以前开八九个小时,轻松就能赚到六七千。”今年以来,吴师傅的月收入屡创新低。“现在一个月只能赚三四千。”
吴师傅认为,生意差,主要是因为遍地开花的专车。让他更懊恼的是,很多专车都是私家车,没有份子钱,低成本和他们竞争。
杭州市出租车协会秘书长许增期表示,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不反对和专车竞争,但是这种竞争必须是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。“但现状是,很多私家车以很低的成本进入专车市场,传统出租车却面临保险、报废年限、折旧费等诸多条件限制,这本身就不公平。”
许增期建议,今后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能和传统出租车差异化竞争,在车辆档次、价格上都能和出租车有所差异。
专车平台有话说:
给兼职司机和车辆留点空间
滴滴出行认为,希望能给予地方充分的自主性和创新空间,在车辆性质、平台、人员和车辆管理等方面,因地制宜,先行先试,做差别化探索和各种有益尝试。
滴滴出行政府事务经理陈海燕说,杭州有独有的城市属性